西南交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指导意见 (试行)
2017年07月12日 阅读次数:

西交校研[2011]17

 

校内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更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我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结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内容应反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撰写过程中,应遵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写作规范。对来源于大型研究课题和大型项目设计的论文,其研究由研究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在论文中允许引用他人工作成果(必须注明),并说明本人在工作中的主要作用,论文主要内容应为本人独立承担完成的部分。

二、论文形式与评价标准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全国工程硕士教指委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和标准课题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现公布5种不同形式学位论文的要求与评价标准(见附件),供各学院在评阅审核时参考执行。各学院如需其他类型的学位论文形式,可组织本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讨论,拟定要求与评价标准后提交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论证批准后执行。

三、论文评阅

评阅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可以是23(其中1名为相关行业实践领域专家)。如遇1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由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另聘1名评阅人复审;如遇2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不能组织论文答辩。

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评阅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论文质量:

1. 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2. 是否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是否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据是否充分、可靠;

4. 是否达到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所规定的要求,可否提交答辩等。

评阅意见最迟应在答辩前一周送交答辩委员会。

四、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答辩前必须组成35名专家的答辩委员会,委员中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应占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校外专家原则上为12名。若指导教师参加答辩委员会,则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少于4人。合作指导硕士生的两名导师中至多只能有一名担任该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以上专家担任,指导教师不得担任主席。

答辩委员会应对论文作出评价,并根据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课程学习、论文工作、答辩情况及论文评阅人的评语等进行评议。在作出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决议时,应进行不记名投票,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能通过。决议要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名,在熟悉本专业且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中聘请,其职责是完成答辩记录和答辩会议的其它有关工作。研究生工作教务员担任本院(中心)所接受的学位申请的日常工作事务秘书,其职责是办理并检查申请过程中的日常事务和各种手续,严格验收并妥善保管每位申请者答辩后的档案材料。

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秘书,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将答辩材料整理后送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答辩不合格的,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过半数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后,重新答辩一次。

各学院(中心)可在不低于学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行业特点,制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选用学位论文形式,调整评价标准,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后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附件: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形式学位论文要求与评价标准

【论文类型】产品研发:指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了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内容要求】

1. 选题:来源于本工程领域的新产品或关键部件研发、设备技术改造,或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产品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 研发内容: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性能或技术指标;阐述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进行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分析计算或仿真等;对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性能测试等。研发工作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

3. 研发方法: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

4. 研发成果:产品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撰写要求】

产品研发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 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本产品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2. 理论及分析: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校核计算和性能分析。

3. 实施与性能测试:对所研发的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分析,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4. 总结: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产品研发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展望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及改进前景。

【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10)

1.1选题的背景

l 来源于工程实际

l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目的及意义

l 目的明确

l 具有必要性

l 具有应用前景

5

(45)

2.1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l 文献资料的全面性、新颖性

l 总结归纳的客观性、正确性

5

2.2研发内容的合理性

l 基本原理正确

l 产品功能先进、实用

l 分析、计算正确

15

2.3研发方法的科学性

l 方案科学、可行

l 技术手段先进

l 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

15

2.4工作的难易度及工作量

 

l 研发工作量饱满

l 研发工作具有一定难度

 

10

(30)

3.1产品的应用价值

l 产品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l 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0

3.2产品的新颖性

l 有新思路或新见解

l 性能先进、有自主关键技术

10

(15)

4.1摘要

l 表述简洁、规范

l 能够反映产品研发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l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l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l 技术文件规范

8

4.3参考文献

l 引用文献的真实性、权威性、规范性

3

 

4. 设计报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撰写要求】

工程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和设计说明作为必须的附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 设计报告:详细描述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技术原理、设计方法和可行性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设计项目,还可包括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等具体描述。

3. 总结:系统地概括工程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论述本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工程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4. 附件:给出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本文件摘自2016.8“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