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子学会发布“2021中国电子学会集成电路奖学金”入选名单,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勋获得一等奖(全国共4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生2人),成为我校首次获得该奖学金的学生,这也是对我校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肯定。
中国电子学会集成电路奖学金是中国电子学会、上海壁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共同发起设立的。该奖学金面向具备学位授予权、并且设立集成电路及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优秀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设立。2021年度该奖学金共设立三个奖项,分别为特等奖学金(全国共6人)和一等奖学金(全国共47人)两个等级;本期另设壁仞专项奖学金(全国共3人)。
李勋同学是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在功率电子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以及电路与系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上各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带队参加“华为杯”全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并取得国家三等奖。
导师吴强(左)与李勋(右)合影
谈到此次获奖,李勋说到:“获评集成电路奖学金无疑是对过去付出努力的肯定,以及对未来追求进步的鞭策。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信息学院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懈支持、指导与协助,感谢你们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关怀。”回顾整个研究生学习经历,作为一个本科从机械专业转专业进入集成电路行业的人,自己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首先,积极高效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是基础,比起自己一个人琢磨,导师在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是极具参考意义的,可以为我们摸索前行提供极大的帮助。其次,实践是验证理论最为直接的方式,半导体行业需要实践验证和经验积累,在研二之后要深入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与需求,积极探索和在竞赛、科研项目、实习中实践,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掌握和了解行业技术要求和发展方向。最后,开阔的眼界是对未来的自信,你了解的越多,你对未来的恐惧就越少,不仅仅体现在理论知识的了解上,更要知道学科技术前沿发展的最新方向是什么,作为集成电路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而这些可以积极地与导师、师兄师姐沟通探讨,也可以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和竞赛去了解。研究生三年的求学之路除了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导师吴强毫无保留地教育引导。吴强老师作为学院的青年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投身科研、教学,并运用前沿科研成果指导学生深入探索学科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学科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成长,这是信息导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有大量的导师为研究生的成长呕心沥血。
近年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在学校研究生院、各部处的指导下,服务国家需求,育德铸魂,提升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促进科教融合,构建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有机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团队、平台、项目为依托,加强前沿知识学习,注重科研训练,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加大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提升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